【親子教育】孩子返學又乖又聽話 點解放學卻變成另一個樣?
2018-11-01
分享此文章:
圖:01親子
距離開學日至今已有一個多月,不少家長起初都擔心自己的「百厭星」會在學校搗亂,但結果很多時卻出乎意料,小朋友不單止順利融入校園生活,更表現不錯!在學校聽聽話話,但回家後又打回原型,令不少父母感到開心但又有點失落。
聽老師話多於父母
由小朋友出生一刻,父母就是小朋友的第一位老師!但雖然身為「第一位老師」,但是小朋友卻經常和自己頂撞,反叛,起初以為是小朋友性格使然,但上學後卻又對同學、老師恭恭敬敬,這時家長就應該察覺可能是教學方式上的差異,導致小朋友聽一個更為陌生的「老師」話,卻對血濃於水父母的說話當「耳邊風」!
相比兩者的教學方式,老師更多時做到以下三點,家長們可以參考。
1.老師訂立明確的規條
老師相對於家長,往往會訂立更明確的規矩!試回想一下拜年時,兩、三個小朋友在一起已經可以令情況失控,但在20多人的班房為甚麼依然可以全體安靜聽書,所欠缺的就是訂立明確及標準清晰的規條!有時家長叫小朋友不要太嘈吵,但有時又放過他放任地大叫,而老師往往會訂立清晰易明的條件,例如上堂要安靜不能睡覺、明天交中文功課等等。而要令這些規條有效,則與下一個重點有關,要始終如一地兌現承諾。
2.老師說到做到
父母和老師的教育方式,其中一點可能有差異的就是獎懲的制度!父母重感情,有時會忍讓放小朋友一馬,或者小朋友做得好時,忽略了他們期待著被讚美的心情。老師則在這一方面更有原則,訂立好的規矩對所有同學都以同一標準去執行,例如沒交功課就留堂、默書80分以上有印章,老師說到做到,令小朋友害怕被罰同時希望得到獎賞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,因此會更聽老師話。
如要留言,請先按此登入。
如未是家長全動網會員,可以按此免費登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