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抗「逆」屏障(下)》鍾碧華女士
上星期筆者曾與大家就青少年自殺議題分享如何強化自身保護、增強抗「逆」能力,以應對我們面對的種種困難,當中介紹了兩個步驟讓大家為自己建立抗「逆」屏障,分別為1. 平靜身心、檢視情緒及2. 命名情緒、捉住「精靈」,本星期將續上星期所述,與大家分享建立抗「逆」屏障的第三及第四個步驟:
3.聚焦檢視、追本溯源
順藤摸瓜,我們便能夠找到這隻「精靈」的來源:是來自周遭的環境或正在面對的困難?還是成長的經驗、依附關係的不穩妥,讓我們失去了安全感?更深層次的,是埋藏了的成長創傷,潛藏了在身體內,當我們面對生命上的困難,這些創傷便給我們來個突襲,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。治療創傷是一個複雜而且專業的歷程,建議大家尋求專業支援。
4.主動求助 vs 主動支援
要做到深層次的自我認識,躲在山洞內思考七七四十九天,相信也未能夠做得到,我們總要動用身邊的支援網絡:朋友、家人、社工或輔導人員。香港童軍總會童軍知友社2023年以問卷方式訪問了二千名中一至中六的學生中,有10%受訪者在過去一個月內曾經有自我傷害的念頭;很可惜,受訪者當中有80%表示不會向朋友或家人分享。但我們得明白,身處人際關係疏離,支援網絡薄弱的環境,這一班困在愁城當中的青少年要主動求助亦不是容易的事,作為身邊的朋友、愛護他們的家人,是否可以採取更積極主動的態度,關顧他們身心的需要?
結語:年青人重視自決,「身體髮膚受諸父母」這句說話加諸青年人身上可能不管用,但這些自我傷害的行為同時傷害自己及身邊愛護自己的人,又是何苦?好好認識情緒,讓我們能夠好好了解自己的內在,甚或乎整理自身成長經驗、對症下藥,為自己的生命作最好決定,才是真正能夠做到的自決!
(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,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線2402 9230,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上6時。)
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,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;本文作者為家長全動網嘉賓鍾碧華女士 (註冊社工、家庭治療師)。
延伸閱讀:
如要留言,請先按此登入。
如未是家長全動網會員,可以按此免費登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