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母親節系列:最好的母親節禮物》麥何小娟
2018-05-09
分享此文章:
多項報告指出爸爸多參與育兒,孩子將來的人格發展會較健康,例如語言表達和認知能力較強,解難能力和社交能力的發展會快兩至六個月等等。而其實爸爸只要付出多一點點,也是對另一半的莫大支持。
我很慶幸在育兒路上,外子一直發揮出色。 記得明山、明詩年紀小時,雖然外子工作繁忙,但亦會抽出時間跟我一起陪小朋友一邊唱兒歌,一邊做動作,有效增進親子感情之餘,亦同時幫助發展肢體動覺。另外,他亦會不時安排不同的户外活動,帶孩子們去騎單車、踢足球、游泳等。
有時候,媽媽很容易因為全心全意照顧小孩,而忙透了。因此除了擔當「陪玩」角色,爸爸亦應適時「補位」,令媽媽可以有喘息的空間。記得於澳洲定居時,由於家中沒有聘用傭人,我和外子亦會靈活分工,當我忙於打點家務時,外子會帶兩兄妹到公園玩耍; 放工後我會陪小朋友玩,有時外子就會幫忙到超市入貨和煮晚餐。其實只要互相溝通好,就不需要求某一位負責指定工作。
如要留言,請先按此登入。
如未是家長全動網會員,可以按此免費登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