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幻變生涯,隨機應變》張笑容

2019-02-18
(圖:賽馬會鼓掌・創你程計劃)
 

活在競爭激烈及變化莫測的時代,要為人生作出規劃,談何容易。家長往往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,令子女輸在起跑線。年輕人則擔心做錯決定,在選科、擇業的路上,感到徬徨。

 

年輕人拖延因怕做錯決定

 

傳統職業輔導是按個人學習、性格、能力等因素與就業市場作配對,有人認為這種方法已不合時宜,因為新世紀中的個人和市場是兩個不斷在轉動的目標 (moving targets),個人在變,市場變數更大,在彼此的互動和流動下,無論選科、求職的人都感到焦慮。畢竟一生人讀只讀一門書、打一份工的年代已經過去了。

 

形勢轉變,年輕人選科、擇業時猶疑不決,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夠成熟,也不是因為他們不看重事業和人生規劃。他們拖延,是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問題非常重要,害怕做錯決定。

 

人生有計劃亦有巧合

 

面對不穩定的將來,家長和子女如何拍住上?個人又如何自處呢?

 

史丹福大學生涯規劃學者 John Krumboltz提出了一個很有洞見的想法。他認為人能夠擁有目前的能力、達到目前所在的地位,不是單靠設定目標來達成,而是來自許多未曾預計的偶然和巧合,逐漸成型至現在的成果。面對變幻的人生和事業市場,個人對自己的控制權有限,反而一些難以預測的偶發事件,以及環境、社會等因素不斷在影響我們的抉擇。他回想自己成為心理學家的經歷,就是在大學選科時到處找人請教,包括當時教他打網球的業餘教練,而這位同時是大學心理學教授的教練,不加思索就鼓勵他揀心理學。他認為自己得以成為心理學家,完全是因為一個偶遇。

 

五種態度捉緊機緣

 

按照Krumboltz的「計劃性巧合理論」(Planned Happenstance),我們需要具備五種態度,以善用生命中出現的機緣,包括:

  • 好奇心:探索新的學習機會
  • 彈性:尋找替代方法和目標
  • 冒險:面對不確定結果勇敢行動
  • 樂觀:把新的機會視為可能
  • 堅持:即使面對挫敗也繼續努力

 

生涯多變,難免令人憂慮。但我們可按著個人的性格、能力和抱負,用好奇心去探索各種學習機會;以堅毅態度克服眼前困難;以彈性和柔軟的心面對各種變數;用冒險精神面對轉變;以及用樂觀態度把握機會,審時度勢,隨機應變,相信最終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安心立命之所。

 

作者:張笑容
笑容生活教室總監、資深傳媒人、學校及機構培訓顧問

 

歡迎網上轉貼,但請註明作者。

如欲文字轉載於任何刊物上,務必徵得作者同意,可電郵:smiletraininghk@gmail.com 查詢

 

===其他文章=== 
 
 
「賽馬會鼓掌.創你程計劃」是全港首個結合跨界別力量,全面協助15-21歲在學及待業待學青年規劃前路的項目。此計劃會建立一套實證有效的介入模式、專業的生涯規劃工作者的團隊、五支地區服務隊,一站式電子平台等,為青年締造有利環境,探索及認清自己的事業興趣,找到人生方向。此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5億港元,於2015年5月展開,為期五年。

如要留言,請先按此登入

如未是家長全動網會員,可以按此免費登記

新增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