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仔女有ADHD怎樣辦?七個小貼士幫助父母盡快適應》Louisa Wong CL

2020-07-04

「呀仔有ADHD,成日都紥紥跳,上堂又成日發夢,坐唔定,成日比老師投訴,返屋企做功課又頭痕,做好耐先做到一part,就算做好左又成日會做錯,好似成日都要昅住佢先得咁,都唔知可以點,話左佢好多次都唔聽!」

 

去照顧ADHD的孩子,家長都一定是心力交瘁的。除了孩子的讀書表現外,家長更多時感到困擾的還有行為和情緒問題等等,都需要在他們身上花上很多的精神和時間。以下概括了一些照顧孩子時的日常事項,讓家長在家裡都有方法教好他們:

呢!

 

1)    調節心態

家長需調節自己的心態,明白孩子的行為問題並不由他控制,孩子不是存心唔聽話或反抗。(事實上,很多ADHD的孩子都特別有某方面的天賦,比一般的孩子還要優勝呢!) 因此,在孩子的行為不理想時,家長可多給予耐性,宜先冷靜自己和理解孩子該行為表現背後的原因,作出適當的回饋。家長要知道,責罵是對ADHD的孩子最沒用的方法呢!

 

2)    調節環境

家長應該盡量減少外在環境的干擾。例如,安排孩子在固定不易受干擾的位置做功課,如靠牆角坐,避免坐在窗邊、近門口、附近有電子產品和玩具的地方,減低孩子會被聲音或有趣的事吸引。(若未能避免,可用一些替代方法,如拉上窗簾、安排在家裹人流較少的時間工作) 孩子最好有固定的位置去做同一件事,做事時桌上亦只需放最簡單的用品,如做功課時就只需放鉛筆、擦膠和習作,避免使用花巧的用品。

 

3)    分段式工作

當孩子知道他要去做一件需要專心的工作時,通常未開始他已經想放棄了,但若果每次只需做兩三題,他是不是不會感到那麼吃力,能夠有足夠的專注度和推動力去完成呢?例如二十題的功課,家長可讓孩子每次只做兩題,完成後可休息或吃茶點兩至三分鐘,然後繼續做功課,重覆這步驟直至完成整份功課。一開始時,家長宜先訂下較易達到的目標,讓孩子獲得成功感後便可逐漸增加每個階段的目標。

 

4)    明確指令、即時獎賞

家長的指令必須簡潔具體可量度的,有需要時亦可重複多次直至孩子能正確地覆述指令,代表他已初步把指令記入腦。例如,家長應該說:閱讀後,一定要將書本放回架上。而不要說:閱讀後你要執整齊啲野。讓孩子清楚輸入他要怎樣「執整齊啲野」,具體和能夠量度的。此外,家長亦需謹記在孩子完成目標或指令後即時獎賞孩子,那怕是口頭的稱讚、肢體上的親密接觸、獎勵計劃、孩子喜歡食的小食或喜歡做的事!家長要持續地獎賞,適時使用不同的獎賞方式, 讓孩子持續地有興趣和動力去完成工作。

 

5)      視覺提示

視覺提示提示卡和清單,宜張貼於桌子上或當眼處

(圖片來源:left from edb; right from the internet (pinterest.com))

 

ADHD的孩子執行功能較弱,因此會常常無法抑制腦海中無關重要的念頭,影響他們的專注度。比起苦口婆心地不停提點著孩子,家長更應該利用視覺提示的協助。例如在桌上貼上提示圖示和句子、把時間表圖畫法或立體化等,透過圖像來刺激孩子接收和理解訊息。家長也可以多用感官活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和記憶輸入。

 

6)  有規律的生活

因為執行功能較弱的原故,孩子的組織能力也較差,更需要利用外在的規律管理自己。在家中,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建立生活習慣,安排有秩序、可預期的生活節奏與環境,例如回家後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把書包歸位然後去洗手、一定是晚飯後才是遊戲時間,讓他們熟悉接下來該做甚麼或不應該做甚麼。因此,家長也可與孩子一起編排時間表或工作清單,協助孩子有組織地完成工作,也能加強他們的時間觀念。

 

7)     家校合作

孩子每天都有多於一半的時間在校內,因此家長必須與學校攜手合作,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,與老師一起觀察他們的行為表現。家長要確保家庭與學校對孩子的要求一致,例如在家做功課時家長會要求孩子把擦膠放在桌子上,但在校內老師卻要求學生把擦膠收好,這樣便會令孩子無所適從,無法改善情況。除了家校合作外,家庭之間也需要適時溝通,切忌各成員對孩子有不同的守則和行事方式。

如要留言,請先按此登入

如未是家長全動網會員,可以按此免費登記

新增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