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「自行分配學位」家長注意事項》凌婉君姑娘

2018-09-19

2019年9月小一「自行分配學位」由下星期,(24/9/2018-2/10/2018) 接受申請,我相信家長定希望能透過這機制讓子女派得一所心儀中學。「自行分配學位」所收取的學生有兩大類﹕

 

  • 「必收類」﹕必須先錄取在校就讀學生的弟妹或在校員工子女,這類學童的申請,必然會被取錄,所以叫「必收類」。「必收類」學生,最多佔學校小一學額 30%,如有不足之數,以原本預留作「統一派位」的學額填補。

 

  • 「計分類」﹕學校小一學額20% 至 50%,會根據「計分辦法準則」所計得的分數,去決定派位的優先次序,簡單來說,分數愈高,被取錄的機會愈大,用這個方法錄取的學生,叫「計分類」。計分方法如下﹕

*「甲類」

爸爸或媽媽在該小學的幼稚園部或中學部全職工作,但必須是同一校址。20分

哥哥或姊姊在該小學的中學部就讀,但必須是同一校址。20分

爸爸或媽媽是該小學的校董。20分

爸爸、媽媽、哥哥或姊姊,是該小學的畢業生10分

申請學童是家庭中首名出生的子女。5分

「乙類」

與該校的辦學團體有相同的宗教信仰。5分

爸爸或媽媽是該小學主辦社團的成員。5分

「丙類」

適齡入學(即九月開學時年滿五歲八個月至七歲)。10分

(*資料來源﹕教育局)

*「甲類」

爸爸或媽媽在該小學的幼稚園部或中學部全職工作,但必須是同一校址。20分

哥哥或姊姊在該小學的中學部就讀,但必須是同一校址。20分

爸爸或媽媽是該小學的校董。20分

爸爸、媽媽、哥哥或姊姊,是該小學的畢業生10分

申請學童是家庭中首名出生的子女。5分

「乙類」

與該校的辦學團體有相同的宗教信仰。5分

爸爸或媽媽是該小學主辦社團的成員。5分

「丙類」

適齡入學(即九月開學時年滿五歲八個月至七歲)。10分

(*資料來源﹕教育局)

如子女合乎上述條件,就可得相關分數,把三類的分數加上,就是子女在「計分類」分數,分數越高,被心儀的學校取錄的機會就越大。

「自行分配學位」家長注意事項

  • 每年只有約40%升小一學生獲派此類學位, 60%升小一學生需要參加俗稱「大抽獎」的「統一派位」。
  • 「自行分配學位」階段成功得升小一學額,主要有三大原因:一是「必收類」,二是「分數高」及三是申請「非熱門小學」。在「計分類」上,如果子女有20分,本人可避開十分熱門學校,如子女只有得15分,本人建議可報全新或較低調學校,也有機會入讀心儀學校。
  • 「自行分配學位」階段,學校須根據既定程序及準則分配學位,故這階段無須虛耗金錢和時間為子女製作資料冊。
  • 家長只能為每名子女遞交一份申請表,否則其「自行分配學位」的申請將會作廢。
  • 已接受直資小學小一學位的學童,將不能透過「小一入學統籌辦法」獲派官立或資助小學的小一學位。
  • 家長在填寫小一入學申請表的居住地址時,必須填寫真確的居住地址。倘若家長被發現向當局提供虛假住址以獲取學位,其子女的小一入學申請將會作廢,獲派的學位亦會被取消。

選校建議

 

不要「人云亦云,以訛傳訛」

各方得來的資訊很多,但可信程度不同,家長要好好分辨,不要隨便被街坊一句「呢間好谷」、「呢間好渣」拋窒。谷在哪裡?渣在哪裡?不妨問清楚。直私學校也好,官津學校也好,天下沒有一間絕對的好學校,家長千萬別因為學校有很多人報名就盲目跟大隊。家長要用自己方法去收集資料然後判斷,家長可參加不同小學舉辦的升小講座、開放日、社區活動(如小一體驗日、比賽等),才能正確了解學校的教學情況。

按能力及興趣選擇學校

家長要考慮子女能力及性格,配對一間合適的學校。部份學術水平較高學校,可能未必合適所有學生,特別是較活潑學生,可能喜歡活動教學。故家長需要留意子女能力性格,為子女配合合適學校。選一間適合孩子和家庭情況的學校方為上策

夫妻二人期望一致

正所謂「夫妻同心,其利斷金」,如果兩夫婦的期望有不同,大家就需要先好好協定選校原則,調整二人的對子女升小一的想法和期望,再為子女安排心儀的小學。這樣才能讓子女讀得開心又放心,同時避免夫妻二人在子女讀書事宜上引起的衝突。

 

香港青年協會 家長全動網

單位主任

凌婉君姑娘

如要留言,請先按此登入

如未是家長全動網會員,可以按此免費登記

新增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