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考試「悅」——和「孩」共處》梁康民先生

2025-03-11

3月是孩子的考試月。有調查發現子女學習是出現親子衝突的主要原因。當孩子做功課精神渙散,進度緩慢,家長便不滿而責備孩子,孩子漸漸害怕家長在旁輔導學習,或向父母表示已在學校完成功課,以免家長問長問短,惡性循環下,孩子想起在家溫習就聯想起不愉快的經歷而抗拒逃避。

 

功課的意義,是協助老師瞭解學生學習成效,讓學生溫故知新,鞏固知識。孩子做功課時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,才可達到理想效果。相反,若感到不快及欠缺自信心地做功課,不但影響學習效果,嚴重者甚至令子女對學習產生負面印象與壓力。

 

讓孩子愉快學習,可考慮以下原則。首先,讓孩子樂於學習。家長減少對孩子過分挑剔與批評,給孩子過度的壓力會令孩子學習態度變得消極。家長應多讚賞,鼓勵孩子從錯誤中學習,便能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,建立學習上的自信。

 

其次,培養子女對學習的責任感。通過學習過程,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責任。若家長過分保護,害怕孩子面對困難而過分協助他們解決問題,會養成孩子依賴的心態。

 

同時,培養孩子學會學習。家長在協助子女學習上所擔當的角色,不再是只供給孩子各式各類補充練習,家長應讓孩子學會怎樣去學習,知道有哪些途徑獲取新知識,以及如何裝備自己,這樣才能配合社會的發展趨勢。

 

最後,提升孩子的解難能力。家長宜看重學習過程多於學習結果,教導孩子學習的原則與邏輯,才是學習的真正意義。家長在子女學習上多給予支持,多留意孩子學習的情緒與壓力,相信都能夠在3月的考試月,享受和「孩」共處的樂趣與意義。

 

(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,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線:2402 9230,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上6時)

 

梁康民
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,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;本文作者為家長全動網親職教育註冊社工梁康民先生。

 

延伸閱讀:
《停一停,諗一諗》Laura姑娘
《走近快樂》文廸姑娘

如要留言,請先按此登入

如未是家長全動網會員,可以按此免費登記

新增留言